手机电池没充满可以拔掉吗,realme不充满就把电有影响吗?
realme没充满电拔掉很正常,没有问题,不能等电量用完了再充电,反而会损坏电池。
手机充满电过了一个小时在拔电?
手机充满电过了一个小时再拔电,会不会导致手机电池坏掉?
手机电池包括所有锂电池在内,它的充电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尤其是过充电,对锂电池本身是有很大影响的,锂电池在使用时一般会配有保护板,所以过电压过充的概率比较小,而不进行时间的控制,就会存在长时间充电的问题。
手机电池充电是如何控制的手机的充电接口都是标准的USB接口,使用的是5V的电压,现在快充电池使用的更高的电压,关于电压切换及识别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手机电池的额定电压一般为3.7V,饱和电压为4.2V,支持快充的电压一般采用高压电池,额定电压为3.85V,饱和电压为4.35V。所以无论是标准的5V充电,还是快充的高电压充电,电压输入到手机之后,都是要经过充电管理芯片进行降压的,并且除了降压以外,还要进行充电电流及电流的控制。
无论是手机电池还是其他类型的锂电池,它的充电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恒流充电阶段,另一个是恒压充电阶段。手机电池在放空时,由于电压比较低,此时会进入恒流充电阶段,管理芯片会输出较低的电压,以相对恒定的电流进行充电,随着电池电压慢慢上升,当接近饱和电压的时候,电流慢慢减小,进入恒压充电阶段,此时电流会继续较小,当到达一定值的时候停止充电。如果电池放空后长时间没有充电,电池电压降低至正常电压以下时,还会有一个预充电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会以1/10恒流阶段的电流进行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正常电压时才会进入正常的恒流充电阶段,这也是为了保护电池,防止电池在电压较低时使用较大的电流充电造成过热。
为了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手机内的充电管理芯片在检测到电池充满电时就是停止充电,这一点与很多控制逻辑比较简单的锂电池充电器是有所区别的。并且部分手机可以设置再充电的比例,也就是当电池充满之后,如果充电器没有拔掉,如果电池电量出现下降,是不会立即进行充电的,而是下降到一定阈值的时候才会启用再次充电,这个功能也是部分手机的软件支持设置的。
手机电池充满后不拔掉充电器是否会导致电池损坏从上面的电池充电过程能够看出,大部分手机充电管理在电池充满后就是切除,即使长时间不拔掉充电器,电池也不会一直充电的。所以,不拔掉充电器是不会对电池造成损坏的。但是,也尽量不要在手机充满时长时间插着充电器使用手机,尤其是电池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容量损耗严重的时候。因为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手机电池不断启动循环充电,这样对电池的寿命来讲是存在不利因素的。
在这里还要说明的是,选用手机充电器时,应尽量使用手机原带充电器,即使不使用原带充电器,也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的充电器由于电压输出质量的原因,有时会对手机造成一定的干扰,比如显示出现条纹,触摸失灵等等,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危险。手机的充电线也要选择质量过关的,使用比较细的充电线由于压降问题,也容易造成充电速度变慢甚至手机发热的问题。
如果手机锂电池第一次充电没有充满就拔下来?
对电池没有影响。苹果手机是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电池没充满就拔了不会损坏手机或电池,可以随充随拔。iPhone6plus在充电之前,无需先 100% 放电。Apple 锂离子电池以充电周期方式工作。1:如果使用 (放电) 的电量达到电池容量的 100%,就完成了一个充电周期,但不一定通过一次充电来完成。2:比如,可能一天使用了 75% 的电量,然后在夜间将设备充满电。如果次日使用了 25% 的电量,那么总放电量将达到 100%,从而两天累计完成了一个充电周期。也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充电周期。
红米手机充到百分之八十就拔掉要不要紧?
充满,充满再拔掉合适。有句话说的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时代是发展的哇,有些经验之谈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环境了,不听也罢。接下来说手机充电。
1,以前确实有个说法是建议到90%拔掉,主要是为了防止过充,过充了确实对电池有损坏,不大好。
2,但目前的手机基本上很难过充的:手机自身一般就有涓流充电机制,充电到80%开始,充电速度开始减缓,到100%后会自动识别断电(你可以理解为刹车减速),要过充基本不可能。
3,不止手机,稍微好点儿的充电头也是有防过充机制的,不仅防过充,还有防过压、过温等等。
4,鉴于绝大多数人晚上睡觉肯定会给手机充电,指望他们半夜爬起来拔手机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讲,充到100%也绝对没问题。
5,非要说充到多少拔电源不合适,30%以下吧,有些重症手机患者急于玩游戏,手机稍微充会儿就赶紧拔掉玩游戏了,毕竟数据线太硌手……别酱紫好嘛,伦家手机也是要休息的。
6,如果非要边充边玩,卡斐乐弯头数据线了解一下?溜了溜了
关于【手机电池没充满可以拔掉吗】和【realme不充满就把电有影响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