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我们努力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整齐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田野里洋溢着幸福;一天工作回来的人们,洗去疲惫,或散步聊天,或自娱自乐强身健体,个个笑容满面,恍如置身天堂……在济南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干净整洁的农家乐焕然一新,青山碧水旁的美丽乡村像种子,在3354村焕发出新的希望。
做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强调,“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全体农民尽快致富。”围绕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济南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近年来,济南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下大力气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下大力气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协调。济南沃野乡村奏响振兴强音。
十年华丽转身呈现乡村振兴新面貌
村容村貌文化观念的变迁,交织而密集,以最直观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完全不同的乡村生活,见证了美丽乡村的蛹化。
蝴蝶多彩的过程。
济南牢记“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的承诺,下大力气脱贫攻坚,高标准完成脱贫任务。1006个贫困村21.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黄河滩区33.9万居民圆了安居梦。
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74万元和2.26万元,分别是2012年的1.76倍和2.15倍。两个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种业及衍生产业集群年产值近100亿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5.6%下降到2021年的30.5%。
截至目前,济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5.5万亩,实现粮食生产“十八连收”。今年夏粮面积329.4万亩,总产量139.7万吨,再创新高。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树立省会标杆,建设一批全省一流知名的齐鲁样板村齐鲁样板示范区。广大农村逐渐呈现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实面貌,涌现出三涧溪村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
促进产业繁荣,激活“振兴”动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只有在肥沃的产业土壤上,才能长出繁荣的发展成果。
近年来,济南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创新农业发展路径,突出优势特色,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培育发展农村新业态,不断壮大农业品牌体系,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致富的农村产业振兴之路。
近年来,商河县以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济阳区以“五个振兴”为重点,加快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宜居农村富农工程,努力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着力人才振兴,激发农村活力。出台“乡村人才振兴十条”“人才新政十条”等政策措施,选派356名乡村振兴专员,为乡村发展集聚人才。
有了人才的力量,有了财富,有了人才的水,有了发展的鱼,农村一定会成为创业者创业的广阔天地。近年来,钢城区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智汇钢城”人才品牌战略,加大人才投入。钢城区财政预算安排各类人才项目资金4520万元,为人才的培养引进生活保障和培训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为钢城区实施人才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各类人才项目资金支出已达1690.54万元。其中乡村振兴人才180人,薪酬358万元。
筑巢引凤,为人才提供乡村土壤。今年以来,济南积极搭建专家服务平台,鼓励创业返乡,培养农村骨干人才,做好人才工作的“引育留”结合,真正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激活文化资源铸造乡村振兴之魂
乡村振兴,既要形,又要魂。通过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有效集聚发展力量,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齐鲁八号风情路是长清区万德街道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打造的一条精品线路,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规划项目。线路“一线八村”,北起巴山村,经马场黄愚庙方庄张庄马涛界首店台等村,全长18公里。在这条路线上,有一个村庄——不得不提,那就是全国文明村马涛村。村里有雄伟的将军山,有拔不出来的美山,有仙境般的桃花谷,有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长城遗址,有飘香数十里的百亩茶园.近年来,马涛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种茶建茶厂成立合作社发展旅游,迈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步伐。
建设“一个服务中心”,印发“系列宣传资料”,建设“乡村振兴主题展厅”“乡村振兴文化长廊”;组织群众凝练村训家风,以村训带家风,以家风育乡风,以乡风扬民风;积极开展“争创辉煌家庭,共建美丽乡村”活动……莱芜区通过一系列文化推广的“组合拳”,让新时代的文明吹进了千家万户,真正让乡村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城乡一体化让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有生态才有未来。
走进长清区古云湖街道大柳村,白墙黛瓦,万物葱郁,房前屋后种着鲜花,还有漂亮的菜园.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济阳区惠河街道,房前屋后,荒地变果园,闲地变园地,空地变菜园,散地变公园,“四小园”建设模式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取得新成效。在章丘区普济街道子乔村,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处处赏心悦目。
美丽的
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主线,依托黄河支流御府河沿线的山水河田村等资源优势,市辖区重点实施了农村连片整治。先后建成寨科村等齐鲁样板示范村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石鼓寨景区为代表的鱼凫河正逐渐成为广大市民城郊休闲旅游的打卡点。
拆除重建32个区,面积9055万平方米;提升道路244条,打通断头路瓶颈路12条,整治河道16条.这几年,天桥区的人们在渐变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根据规划,未来3至5年,天桥区将计划实施26个拆迁改造项目,涉及3.34万户,面积793.3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1个,面积203.0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37万人。随着这些项目的完成,城市功能的立交桥将呈现出新的面貌,发生全新的变化。
章丘区的一个村庄里,现代农业产业园高科技生态养殖示范区花园式社区公寓楼错落有致……再现了陶渊明诗中“刘玉阴的后檐,罗塘的前”的田园风光,演绎了美丽乡村发展的新篇章。这是三涧溪村。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对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三涧溪村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依托城郊村优势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按下“快进键”,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如今,三涧溪村已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8年至2021年,三涧溪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万元增加到3.1万元,集体资产从1.89亿元增加到2.73亿元,村年集体收入从263万元增加到829万元。2022年,预计突破1000万元,3354个三涧溪村将有效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真正实现“说一万,说一万”的增收
实施农村“党建引领三强三提升”工程,建设18个党建联合体10个“乡村振兴培训基地”,评选五星级党组织38个.十年来,历城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打造“红色动能聚集区”为目标,以“组织工作创新年”为抓手,以干部工作和基层党建为重点,构建“152”制度体系,形成大党建格局,汇聚以政治定力组织引力合力内生动力科技活力廉洁效能为核心的“红色动能”。
千山万水挡不住东西方的“兄弟情”。
东西合作,山海情深。
2021年以来,济南市迅速落实结对关系调整要求,不断完善合作机制,与甘肃省临夏州东西部合作实现顺利起步,与重庆市武隆区合作不断升级,成效显著。
济南历下区与重庆武隆区建立结对关系以来,两地依托武隆区“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创新“乡村旅游产业”模式,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历下区在2021年向武隆区提供3100万元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再提供3100万
发表评论